7月23日清晨,印度拉贾斯坦邦焦特布尔空军基地的跑道上,12架“阵风”战机正顺着晨光滑行。机翼下挂着的“流星”空空导弹锃亮,尾喷管喷出的橘红色火焰把天空染得发烫——这是印度今年规模最大的边境军演“辛杜尔2.0”的开场戏,连法国代表团都被请来当“评委”,摆明了要给5月那场空战“雪耻”。
可就在印度战机的引擎声还没散到沙漠里的时候,伊斯兰堡的一架专机已经悄悄起飞了。不到24小时,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元帅的身影出现在北京外交部的会客厅,跟王毅主任握上手的那一刻,新德里演习指挥室里的作战地图,突然变得没那么有底气了。
5月的那场空战,至今还是印度飞行员心里的噩梦。当时印度宣称“阵风”战机是因“机械故障”坠毁,可法国达索公司私下跟媒体透底:“确实有战机在空战中被击落”;英国《空军月刊》更扒出详细战果——巴方用歼-10CE战机搭载霹雳-15导弹,一口气击落4架阵风、1架苏-30MKI,连幻影-2000都没逃过,自身却毫发无损。
特朗普当时那句“至少5架战机被击落”,像根刺一样扎在莫迪政府心上 。反对派天天逼着要真相,媒体追着问“为啥阵风这么不经打”,莫迪只能靠“庆祝胜利”的宣传来回避——国内放了三天假,铺天盖地的海报上写着“印度空军是亚洲最强”,可法国的打脸来得比谁都快。
现在印度搞这么大阵仗,把“阵风”再拉出来当主角,说白了就是想给国内看:“我们的战机没输”,给法国看:“你们的阵风还能打”。可这戏演得太刻意——演习区域选在靠近巴基斯坦的边境,邀请12国武官观摩,甚至让“阵风”模拟对巴方目标的攻击流程,等于把“我还没输”写在脑门上,反而越描越黑。
有印度军方内部人士偷偷跟媒体吐槽:“其实大家都清楚,5月的亏吃在体系上。巴方的ZDK-03预警机升级了有源相控阵雷达,能同时跟踪200个目标;红旗-9BE防空系统加了反隐身模块,我们的阵风刚起飞就被盯上了。现在搞演习,不过是给莫迪政府撑面子罢了。”
穆尼尔元帅这次访华,来得比谁都急。印度7月23日清晨部署战机,他当天晚上就登上了去北京的专机,24日上午就跟王毅主任坐上了谈判桌——这份“加急”,藏着巴基斯坦对印度的“战略判断” :当印度用武力炫耀的时候,只有中国能给巴基斯坦最稳的“底气”。
王毅主任跟穆尼尔握手的第一句话,就把话挑明了:“中巴是铁杆朋友,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,不管外面风怎么吹,我们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,永远站在一起。” 没有多余的客套,没有绕弯子的外交辞令,这句话像颗“定心丸”,让穆尼尔元帅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。
王毅主任接下来的话,更戳中了巴基斯坦的“要害” :“希望巴军方继续全力保障在巴中国人员、项目和机构的安全。” 这句话不是“要求”,是“托付”——中巴经济走廊的项目还在推进,中国工程师还在巴基斯坦的沙漠里建电站,这些“最实在的利益”,需要巴基斯坦用“最实在的行动”守护。
穆尼尔元帅的回应也没藏着掖着:“巴中关系是经得起风雨的兄弟情谊,发展对华友好是我们全社会的共识。” 他拍着胸脯保证:“巴军方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,守护中国在巴的每一个人员、每一个项目,这是我们对兄弟的承诺。” 这句话说完,连旁边的翻译都忍不住点头——中巴的“铁杆”,不是靠嘴说的。
印度搞军演的目的,其实藏着两个“小九九”:一是转移国内矛盾,二是想摆脱“中巴双线压力”。可穆尼尔元帅的“北京之行”,直接把第二个“小九九”打碎了——巴基斯坦用最快速度跟中国站在一起,等于告诉印度:“你想分化我们?没门” 。
中巴的合作,早就在“实战”里验证过了。5月的空战,巴方用中国的歼-10CE和霹雳-15导弹,把印度的“万国牌”机群打得落花流水;ZDK-03预警机升级后,能在400公里外发现印度战机;红旗-9BE防空系统加了反隐身模块,连阵风的“隐身衣”都穿不住了。这些“中国装备”,成了巴基斯坦对抗印度的“杀手锏”。
更关键的是,中国的“战略布局”,早已把印度的“小动作”看得透透的。就在穆尼尔访华前一周,王毅主任还在天津会见了伊朗外长,强调“支持伊方抵御强权政治”;在吉隆坡跟斯里兰卡外长会谈,直言“中斯合作不针对第三方”。这些“外交落子”,像一张大网,把印度的“战略空间”越缩越小。
印度以为用“阵风”战机就能让巴基斯坦害怕,可他们忘了,巴基斯坦的背后,站着一个永远不会变心的朋友。当印度在边境炫耀武力的时候,中巴的手握得更紧了;当印度想搞“分化把戏”的时候,中巴的友谊早就成了铜墙铁壁。
穆尼尔元帅离开北京的时候,手里攥着王毅主任的那句话:“风雨同舟,患难与共” 。这句话不是口号,是中巴七十年友谊的总结,是巴基斯坦应对印度压力的“底气”。而印度的“阵风表演”,不过是一场“掩耳盗铃”的闹剧——毕竟,真正的强大,不是靠战机吓出来的,是靠朋友帮出来的。
你觉得印度接下来还会搞什么动作?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,咱们一起聊聊南亚那点事。
广瑞网配资-散户配资官网下载-炒股网站-全国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