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缺席峰会之后,北约声明对中国一字不提,这里面德国更是带头认清了大势。
北约峰会已经落幕,32个成员国发表的联合声明,比起往年精简了许多,而且内容上的变化与调整非常大。有不少人注意到,这份声明对中国干脆只字未提。
换作是以前,美欧总要想方设法地把中国和俄乌冲突扯上关系,冷不丁就扣个帽子过来,然后站在道德制高点对我们指手画脚,今年反而连这点形式主义都不愿意做了。
【北约声明对中国只字未提,画风与往年大不同】
原因也没有多复杂,无非是北约内部对此不再有共识,在一些欧洲国家的强烈反对下不得不作罢。
不仅联合声明不提中国,日韩领导人也不约而同缺席峰会,摆明了是要保持距离。
可以说,北约铺垫了这么久的“重返亚洲”,到了正式的峰会场合,连个水花都激不起来。
要知道,北约在推广自己的亚洲战略时,总是要有意无意地拿中国做参照,毕竟北约这个冷战时期的产物,需要一个有分量的“假想敌”,才能为其“重返亚洲”提供动机,同时还得日韩这两个地区国家从旁附和。
今年以上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了,美国现在只想尽快与中国达成协议,没兴趣在这个时候渲染对立,日韩领导人干脆就不来捧场,北约再怎么炒作中国话题,也只是自讨没趣。
【中欧峰会在即,欧盟也不想节外生枝】
据了解,有不少国家都反对在声明中提到中国,德国是其中之一。
新总理默茨的态度,出乎很多人的预料。因为他之前发表政府声明的时候,对中国的措辞比较强硬,既承认中国是德国重要的合作伙伴,又说自己会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方针,让中国为俄乌冲突“承担更多责任”。
结果放完狠话,到了北约峰会上,成员国协商涉华议题的时候,默茨反对起来比谁都积极。
这让欧盟的鹰派政客都深感意外,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德国新政府的对华立场,至少在他们看来,默茨不太可能在涉华议题上出现重大转变。
即便他自诩为大西洋主义者,推崇深化与美国的关系,不想当默克尔第二,但形势比人强,目前的国际地缘形势,以及德国自身的困境,是靠拢美国解决不了的。
【默茨试图对华强硬,结果到了峰会上,又是另一番口风】
德国的反对,恰好给了欧盟领导层一个台阶可下。
因为眼下中国外长正在访问欧洲,冯德莱恩等人也要赴华参加中欧峰会,这些外交因素,都是北约里的欧洲成员国必须纳入考量的,于是其他国家也就半推半就,不在声明里提到中国。
再说了,北约目前最迫切的任务,不是对华示强,而是如何讨好美国总统,让对方不再就美欧关系步步紧逼。
为了配合美国,北约决定调整峰会议程,将全体会议时间压缩到两个半小时以内,每个成员国的发言时间不得超过五分钟。
【北约峰会今年的重点是维护美欧同盟的面子】
既然时间紧迫,他们也就只能挑着最要紧的说,重点放在如何维系美欧跨大西洋伙伴关系,而不是花大量篇幅,渲染与中国的对立,因为美国对这一话题不怎么感兴趣,欧洲内部对此也莫衷一是。
既然各方没有共识,写进声明里也没有意义。
当然,北约这边最引人注目的插曲,自然是前不久火爆国际舆论的“爸爸笑话”了,北约秘书长吕特对美国总统的阿谀奉承,后者不光照单全收,还略作引申,几番折腾下来,外界对这届北约峰会的印象,就只剩下“不严肃”了。
“爸爸笑话”的背后,反映的是北约外交策略的调整,一切以美国为中心,欧洲的核心关切被搁置。
这种情况,在前几年的峰会中是见不到的,那时候正是“全球同盟”的鼎盛期,美欧在主要议题上,姑且还能算是一条心。
到了今天,欧洲国家反而得花心思讨好美国,其中最主要的变量,就是白宫易主。
【“爸爸笑话”让美国十分受用】
另外,哪怕再怎么不严肃,这还是成为北约迄今为止成本最高的峰会,前前后后花了1.2亿欧元,粗略换算一下,每开一分钟的会,就要花去120万欧元。
而唯一的成果,是北约以折中的形式,口头上满足了美国对于军费预算水平的要求。当然声明里玩了个文字游戏,只说是“成员同意”,而不是“全体成员同意”。
当然,北约也可以安慰一下自己,摆出如此委曲求全的身段,终究是保全了美欧同盟的面子,至于里子能不能维系下去,还得走一步看一步。
北约峰会之后,欧洲那边的注意力,正开始往中欧峰会转移,可能也只有与中国加强合作,欧盟才能摆脱目前这种“被边缘化”“不受重视”的困境。但前提是欧盟必须克服对中欧关系的一贯偏见,建立正确的战略认知。
广瑞网配资-散户配资官网下载-炒股网站-全国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