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即便如今的美国已显现颓势,债台高筑,国债屡创新高,迫切需要中国购买其国债以缓解财政压力,我们仍需对其战略调整保持高度警惕。 美国在多个领域都依赖中国的支持,这与它长期以来对华的敌视态度形成鲜明对比。这种转变,源于中美贸易战的失利。最初,美国试图以高关税迫使中国让步,却遭到中国的有力反制。最终,美国不得不放下身段,先后在瑞士和英国与中国进行两次经贸对话,并取消了此前加征的关税,回到了贸易战前的状态。
美国对华态度的转变,也体现在对伊朗石油出口问题的表态上。在为期十二天的伊以冲突结束后,美国总统迅速“邀功”,对外宣称中国可以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。 这番言论引发了外界广泛关注,尤其考虑到美国长期以来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。 事实上,以色列在冲突中打击了伊朗的石油设施,而停火协议的达成,间接地保障了伊朗石油的出口,这或许正是美国总统“邀功”的真实原因。
展开剩余57%伊朗是中国的石油主要供应国,两国签署了长达2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,其中就包含了石油进口条款。 对于中国而言,石油不仅是能源,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,其庞大的工业体系对石油有着巨量的需求,而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规模更进一步推高了对石油的渴求。伊朗石油出口的稳定对中国至关重要,因为它是支撑伊朗经济的命脉。如果伊以冲突持续,势必严重影响伊朗的石油出口,进而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。因此,在伊以停火后,美国总统的表态被解读为美国为中国“做了件好事”。
伊以冲突的停火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尽管双方已达成停火协议,但协议生效后,伊朗和以色列仍持续互相攻击。伊朗发射了精确制导的弹道导弹,而以色列则出动战斗机对伊朗境内目标进行了打击。面对如此公然违反停火协议的行为,美国总统甚至在公开场合爆粗口以表达其愤怒之情。 然而,尽管双方都违反了协议,停火协议最终还是得以维持,伊朗和以色列都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。 这表面上的“胜利”掩盖了冲突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博弈。 美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,以及其战略调整的深层意图,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警惕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广瑞网配资-散户配资官网下载-炒股网站-全国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